本文目录一览:
- 1、遗忘曲线的提出者是
- 2、什么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3、遗忘曲线是什么?
- 4、遗忘曲线是哪年提出的?
- 5、什么叫做遗忘曲线?
-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的提出者是
1、【答案】:C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答案】:B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或称遗忘曲线。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答案】:B 【答案】B。解析: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什么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叫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是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通过对人类大脑“学习、记忆及遗忘”作系统研究之后发现的一条关于遗忘规律的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描述了人类记忆中遗忘与记忆保持的关系。该曲线在其提出者赫尔曼·艾宾浩斯的著作《记忆实验的贡献》中被证实,成为了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理论。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指遗忘曲线。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遗忘曲线是什么?
1、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是用于表述记忆中的中长期记忆的遗忘率的一种曲线。这一曲线最早由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通过自己1880年到1885年的实验提出。在这一实验中,艾宾浩斯使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叫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是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通过对人类大脑“学习、记忆及遗忘”作系统研究之后发现的一条关于遗忘规律的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
3、想用好遗忘曲线,首先要知道遗忘曲线、遗忘规律讲了一件什么事:遗忘曲线一般是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说的是:当我们学了一个新知识暂时记住之后,很快就会开始遗忘,而且在记住后的两天内就会遗忘一大部分。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记忆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结果是:学习以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不过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
遗忘曲线是哪年提出的?
遗忘曲线 提出者 艾宾浩斯 提出时间 1885年 应用学科 生理学 适用领域范围 大脑记忆规律研究 一般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左右提出的。他通过对记忆过程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新信息的遗忘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学习后的短时期内。
年。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由1885年提出的。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遗忘曲线这个概念是艾宾浩斯在1885年出版的《记忆》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这也使他成为第一个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科学家。1885年德国柏林大学的艾宾浩斯提出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时记忆。
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1885年由德国科学家艾宾浩斯提出来的,主要阐述了人的遗忘曲线是根据时间的延长而变化,是一个广谱曲线,不适用一些特殊的记忆超常的人类。
什么叫做遗忘曲线?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她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得纵坐标代表保持量。
2、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是用于表述记忆中的中长期记忆的遗忘率的一种曲线。这一曲线最早由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通过自己1880年到1885年的实验提出。在这一实验中,艾宾浩斯使用了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
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叫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是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通过对人类大脑“学习、记忆及遗忘”作系统研究之后发现的一条关于遗忘规律的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
4、遗忘曲线,就是刚发生一件事,你会突然记住,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记忆就会迅速消失,可是如果你过一段时间加强一次记忆,你就会永远记住这个这个事件。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左右提出的。他通过对记忆过程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新信息的遗忘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学习后的短时期内。
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体现的规律】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个性化 上述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艾宾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记忆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
艾宾浩斯曲线几个重要的周期: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